懂得自控的孩子能成事
懂得坚持等待、延迟满足,懂得树立目标、持续努力,懂得自我控制、不在压力面前崩溃的孩子,往往都具有良好的品性。
20世纪60年代末,斯坦福大学教授沃尔特.米舍尔设计了“棉花糖实验”:一名实验人员将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带进一个房间,桌子上放着一块棉花糖,实验人员告诉孩子他将离开房间一会儿,如果孩子在他离开期间不吃掉棉花糖,他将奖励他两块棉花糖,如果他等不及吃掉了,就没有奖励。
“棉花糖实验”测试自控力
参加实验的孩子共有653名。实验结果表明,只有三分之一的孩子能在实验人员离开的15分钟内坚持不吃棉花糖,其余的孩子,有的在实验人员一离开就忍不住吃掉了棉花糖,剩下的孩子大多只能等待30秒钟。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米舍尔再次追踪当年参加实验的他们。他发现一个显著的关联:孩子在四五岁时坚持等待的时间越长,长大后在米舍尔设计的评估表现中得分越高。
在其他能力中,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他们的关注力和推理能力更好,并且他们“不容易在压力面前崩溃”。
增强自控力对孩子意义重大
增强孩子的自控力,很重要的方面是使他们不容易在压力面前崩溃。所谓崩溃有几种情形。
一是情绪崩溃,这会使原来计划好的事情做不下去或做得很差;二是信心崩溃,彻底放弃原来确定的目标;三是人际关系崩溃,导致与他人关系紧张,很难协作共事。显然,管理不住自己,一遇压力便容易崩溃的人很难有所作为。
为此,家长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与孩子一起设定一些目标,要经常与孩子一起讨论这些目标的意义,和孩子一起分享在实现这些目标的努力过程中的收获和快乐。
这样,孩子就会逐渐懂得,在努力的过程中要克服一些困难、顶住一些压力,都是自然而然、应当如此的事情。
孩子就会平静地、有耐心地去做计划中的事情,即使后来目标没有实现,他也会懂得过程就是意义、过程就有价值的道理。
懂得坚持等待、延迟满足,懂得树立目标、持续努力,懂得自我控制、不在压力面前崩溃的孩子,往往都具有良好的品性。
他们不会狂躁易怒,或无故沉默,他们乐意理性交流,总是对生活保持着兴致,他们不会常常抱怨。
愿家长朋友们通过自己的引导,培养出这样的具有优良品性的好孩子。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孩子,我才不会要求你孝
朋友圈里有一篇叫《真爱孩子,就不要灌输孝道》的文章,被一群人狂转,有个朋友说,她因为转了这篇,和一位老友闹翻。又想到之前在别的妈妈群里,有一些生了儿子的准婆婆,说希望老了可以和儿子住在一起。我没想到我们...

家长怎样与中学生沟通会
对于一些读中学的学生来说,他们在生理上逐渐的变得成熟,但是在心理上却还是处于并不成熟的阶段。他们渴望能够得到更多的人的肯定,希望有自己的私人空间。所以家长在与他们进行沟通的时候会需要讲究一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