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生命,我晓君心
2008年,7年前,那时我还在中央财经大学工作,前后辅导的青少年共计530余人。主要做学生日常管理、心理健康、就业指导等等的工作。这是一所国内的重点高校,能考进来的学生高考分数都是至少630分以上。
这份带着“光环”的工作足以让我从容、平静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
上午11点,一位同学急匆匆地跑来告诉我,宿舍里一名男同学早晨穿戴整齐后,在自己的飞信上留下“19年了,这个世界,我来过了......”的个人签名,然后离开宿舍,一直到现在,所有的人都联系不上他。
领导带着我们全体师生立刻紧急行动,使用了各种办法,终于找到了他,并且,在他的裤子口袋里,找到了满满的一瓶安眠药......
这是一个家庭条件好,学习成绩好的男孩子,智商高,围棋高手,曾打败北京高校无敌手。
到底是因为什么事情呢?
感情,受挫......
不是说学习成绩盖过一切吗,不是说以后有份好工作的人就会幸福快乐吗?
这件事情,引起了我长久的思考。
从那以后,我开始关注心理健康,关注人的心灵。
于是,从2008年开始,一种强大的动力,让我开始学习心理学的课程,参加各种国内外身心灵成长的工作坊,参加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并考取了资质证书。
我把学来的知识,在工作中,不断实践、练习、感悟。
也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断进行自我成长,自我分析。
逐渐地,在我人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上,我找到了适合的,同时自己热爱的职业,我爱上了心理咨询的工作。
从那以后,工作成为一种充满热情,富有意义的事情。
在跟来访者,跟青少年的每一次访谈和咨询中,我感受着每一个生命,陪伴着每一个生命,尊重着每一个生命。
每一个来访者的讲述都让我更深深地感叹,每一个生命的故事都让我更敬畏生命,每一个内心的世界都让我更深层次地理解他们的选择和当下的状态。
时代在前行,当衣食住行不再是我们的首要需求的时候,人的内在深层需求被释放,而这些不被满足的期待和渴望,就会影响人的生活状态。
因此,我的来访者们:
他说自己已经住豪宅,开宝马了,但是一个人的时候经常感觉空虚寂寞,甚至没有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
她说她现在衣食无忧,但她不开心不快乐,很多烦心事和心里话无人理解,无人倾听;
他说他做着一份“体面”的工作,但是时时会感觉到内心里有一种冲出去的冲动,但静下来,因为一些原因,感到无奈和无助,于是又继续重复昨天的日子;
她说,别人都认为她“应该”很幸福,但她心里感觉与这个身边的人,和Ta的家人一起生活,是在“熬”日子......
于是,在这些诉说中,我帮助来访者寻找自己,寻找认知的新的可能性,探索内在的感受,期待,渴望,自我认知和价值,探寻生命的意义,重新理解自己,理解周期的人,理解这个世界,重新构建平衡、和谐、宁静、富足的心理世界。
于是,在这些交谈中,我不断感悟自己的生命和生活,我不再隐藏自己的内心渴望和诉求,我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我放下恐惧和担心,勇敢地面对自己的生命应该承担的责任。
我清晰地划定跟来访者,跟父母,跟亲人,跟亲密关系,跟孩子,跟周围人的界限,我也全然地,不带期待地深深地爱着他们。
我接受这个世界的多样性,接受每一个人的当下的选择,不带批判和评价。
我也仍然还有各种喜怒哀乐的情绪,还有不满,还有渴望,我接受自己的状态,并带着觉知不去抱怨,不去谴责。回到自己的内心,关心自己,照顾自己。
做咨询师,我其实只能做“助人自助”的工作。
只有来访者愿意,并且真的想帮助自己、改变自己时,我才能起到作用,
我相信,生命是美好的,所以,无论何时,我会一直在这里......
这份选择让我的生命有了意义,从此,面对阳光,从容享受,面对风雨,勇敢前行......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家长怎样与中学生沟通会
对于一些读中学的学生来说,他们在生理上逐渐的变得成熟,但是在心理上却还是处于并不成熟的阶段。他们渴望能够得到更多的人的肯定,希望有自己的私人空间。所以家长在与他们进行沟通的时候会需要讲究一个方法。...

孩子,我才不会要求你孝
朋友圈里有一篇叫《真爱孩子,就不要灌输孝道》的文章,被一群人狂转,有个朋友说,她因为转了这篇,和一位老友闹翻。又想到之前在别的妈妈群里,有一些生了儿子的准婆婆,说希望老了可以和儿子住在一起。我没想到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