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要站队也要守住逼格

2015-10-05    次阅读        心乐土 > 文章精选 > 职场关系

公司里总有派系,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如果你还想着:我做好自己就好,不会参加任何派系,那么我可能会说:你要不再回大学里呆两年?就连宿舍里都有派系,何况几十人到几千人的职场乎?

公司里的派系有多种划分方法,最常见的如下:

1)三同圈:同学、同乡、同事。其中同学形成派系最为常见;同乡在学生时代形成派系比较多,到了职场通常有较大程度的弱化,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同事成派系,则多见于那种经历了数轮收购并购后形成的大公司。

2)爱好圈:基于共同爱好形成的派系,比如公司的吸烟角会形成小圈子,另外还有麻将派和驴友帮;

3)生态圈:基于公司部门设置,根据日常工作接触的紧密程度和上下游利益关系形成派系;

4)履历圈:和三同圈有类似之处,主要基于共同有或没有的经历,最常见的就是海龟和土鳖的派系,此外当然还有外派洋人帮和本土华人帮。至于说公司里有党委团委及相关派系的,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如你所知,职场上存在派系无非有两个目的,一是让自己人登顶从而达到利益最大化,二是阻止其他人达到这个目标。这和江湖是一样的,“千秋万载,一统江湖”,是所有江湖人的真正“愿景”,尽管其中有些人会说自己混江湖的目的是“为普罗大众不再受奴役受压迫永远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奋斗终生”。

人在职场,正如人在江湖,单打独斗或闲云野鹤都成不了大事,必须抱团,因此不管你是否愿意,在你职业生涯的某个节点,你总会面临站队的问题。

公司内部站队,其实和你挑选进哪个公司一样,都是有模型的。区别在于你在进某家公司之前,有关这家公司的信息多是外部的、间接的,取舍理由可能只是工资上的差异,和雇你的老板是不是和你对味儿。进入公司后,你有了直接的体验,此前的印象可能被推翻,也可能被加固,但无论如何,你站队时所掌握的信息更多是内部的、直接的,在这种情况下你的选择更能体现你的智商、情商、人格、性格、和逼格。

“职场解释系主任”的案例分享:“在近二十年的职业生涯中,有过三次被要求站队的关键时刻,每次都是因为高层有重大人事变动。如你所知,洒家玩儿公司政治的方法是让所有人都以为洒家对政治根本不感兴趣、心中所想一直是能否给公司做来新业务、大业务,以及殚精竭斯为客户服务、让客户满意。这些个标签,有些是洒家独立思考后决定贴在自己身上的,有些是经高人点拨后翻然醒悟后贴上去的。这些标签的存在,以及相应的行为和业绩表现,让公司高层对洒家不敢有丝毫怠慢,因此每次要求洒家表态时,基本态度是拉拢和安抚。所谓“得客户者得天下”,就是这个道理。你搞得定客户,在老板面前就有筹码。

面临被站队的时候,洒家的基本态度和方法其实非常简单:

1)知道自己是什么人,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知道自己能干好什么,以此为锚点,对各路说客表明基本立场,即:我就想好好做业务,暂且不愿意玩儿人。你要是觉得我能为你所用,那咱们就来谈谈条件;

2)洒家往上发展,首先靠的是业绩(客户的首肯),其次是人品(上下平三级的首肯),第三才是盟友,大家基于中长期共同利益,一夜情洒家是不搞的;

3)洒家与公司内部任何人结盟,不以破坏任何其他人的利益诉求为前提,因此如果你来找我的目的是为了毁别人,那还是不要谈了。作为一个喜欢建设远大于破坏的人,我们最好还是多谈谈如何为彼此创造更大价值。

在这些原则指导下,每次站队洒家都平稳过关,各派都觉得不管最后谁掌舵,这样搞得定客户、做得来大业务的人都必须得用,因此各派的原则是即便拉不过来,也别得罪,更不要被对方拉了过去。这种战略平衡,支点在于洒家手里有各派想要的东西 - 优质业务,因此可得以长久。如果战略平衡的支点是某一方手里有对方见不得光的把柄,比如蹦嚓嚓老师声称掌握了某会贪腐的大量内幕信息,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那种平衡,很难善终。

如果你被要求站队,首先要认为这是好事,因为你的价值得到了特定人物的承认。但你也别高估自己,洒家建议你换位思考一下,判断自己的真正价值到底在哪里、值多少。这样在进行利益交换时,你不至于狮子大开口,不现实的要价会让对方觉得你非但不成熟而且可能人品有问题 - 你落个趁火打劫的标签,以后就不会再有人用你了。

第一次站队,是你加入派系的起点,务必谨慎。你当然可以改旗易帜,但你即使勇武如吕布,你老板爱才如曹操,最终也会因为你有变节的前科而反目。所以说你的三观确定下来就不要随便改了,在职场上,一个立场坚定的混蛋要比动摇不定的善人更有前途。

有分教: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你为人处世的原则和底线,就是你的“气场”边界。这个边界,决定你的最终成就。

标签:职场  


Copyright © 2015 心乐土(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6142号-2粤ICP备180874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