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的主要干预手段

2016-10-11    次阅读        心乐土 > 文章精选 > 亲子关系

自闭症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严重影响了儿童正常的学习和成长,同时孩子的问题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些负面影响,而且自闭症儿童经常会遭遇其他人的排斥和误解,对其更是产生了不利影响,所以应该对自闭症儿童及时进行正确恰当的干预。

目前我们主要简单介绍三种干预方式:

(一)行为分析法

基于行为主义理论而形成的行为疗法作为心理治疗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世界各地产生极大影响,也是目前临床实践领域运用最多、最广的一种治疗方法。行为治疗主要包括塑造法、锁链法、强化法、消退法以及应用行为分析法等气以锁链法为例,锁链法即将目标行为分解成一连串连续行为。由最初入门简单环节开始,综合强化使儿童牢固掌握每一步骤,直到掌握整个目标行为气锁链法在训练自闭症儿童刷牙、穿衣服、系鞋带等生活适用技能方面效果非常显著。同样,以负强化来矫正自闭症儿童吸吮大拇指为例,干预人员可以通过在儿童大拇指涂上辣椒粉,这样儿童再吸吮手指就会产生不舒适感,出现厌恶体验,以后就会降低吸吮大拇指的频率,从而逐步改掉这一不良行为。

二、结构化教育法

结构化教育法是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精神科学系的斯考普勒创建的,该法被认为是最有代表性的适用于自闭症儿童的干预方法。

结构化教育法提出并倡导在干预过程中考虑、尊重“自闭症文化”。自闭症作为一种广泛性的发展障碍,影响儿童的思维、饮食、着装、工作、休闲、交流等活动的方式,由于这些特异方式的存在,儿童往往会遭受社会或他人较低的评价。结构化教育者认为这具有某种文化的特质,因此“自闭症”在指代一个群体的同时,也揭示着这个群体的所共同具有的某些特征和可预测的某些思维和行为模式。干预者的角色就被定义为“自闭症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翻译者”,因此,他们要理解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异同。比如,自闭症文化就具有以下一些特征:过分关注于细节、泛化困难、视觉优势、强迫倾向明显等。

系统的结构化教育法通常是由五个部分组成,包括视觉结构、空间结构、常规、程序时间表和个人工作系统。

(三)游戏疗法

幼儿的娱乐、学习、社会交往和对周围环境的认识等多是通过游戏活动进行的,因此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年幼儿童可以通过角色游戏等模仿、学习社会交往;发展感知觉、思维和解决问题等心理活动;同时也使儿童在游戏中实现自我并培养他们的意志力、纪律性和协作精神。同时游戏也是必不可少的。即通过游戏建立与患儿亲密的关系,并观察和关心他的兴趣和爱好。让患儿参与到感兴趣的活动当中,以此扩大患儿的交往过程。因此游戏对年幼儿童心理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自闭症儿童。

对于自闭症患者,我们不是要他们适应社会,而是社会要适应他们的需要,形成全社会支持的社会政策理念。关爱自闭症患者,都需要全社会的支持!



Copyright © 2015 心乐土(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6142号-2粤ICP备180874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