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吃零食怎么办?

2016-03-12    次阅读        心乐土 > 文章精选 > 亲子关系

在一次线上讲座的提问环节中,一位家长提过一个问题:

我的女儿六岁,体重和身高都超出同龄的小朋友。所以我们在吃零食方面特别注意,不让孩子多吃。

但孩子还是会偷偷去拿零食躲起来吃。我们发现了,说过孩子一两次,但是没有效果。我很苦恼,要戳穿孩子指责她吗?如果不说,孩子会不会养成偷偷摸摸的习惯?

相信类似问题困扰着许多家庭,看晓君老师如何解答孩子偷吃零食背后的原因。

孩子的身高和体重超出标准之后,家长会担心、害怕和忧虑。他们可能会带着这份害怕、担心和忧虑去跟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比如说控制她吃零食。

孩子从家长那收到的,是你们的焦虑和担心。长时间从父母那儿收获到的是一种负面能量的话,孩子可能会把这个能量转化成更加去对你能控制的东西进行关注和索取。

关于零食这件事情,其实,我们需要做的是放松自己,不要让自己在这件事情上投入过多的能量。

也就是说你越去关注孩子,他知道他能够引起你的关注和注意力,他就越会去要这个东西。

如果你能够放松自己,然后引导孩子也放松自己对这件事情的关注,可能孩子就不会这样。

为什么偷吃零食

对偷拿零食这个行为,无论我们解读为她是偷偷摸摸的,还是只是和父母作对,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坐下来跟孩子推心置腹的去谈一谈聊一聊:看一看孩子究竟内心里面缺少的是什么?

有可能是缺少来自于父母的那份亲切的关注和亲切的爱;

有可能是在他零到三岁的时候,有一种安全感没有建立;

有可能是在家长抚养他的过程当中,对他有过度的控制,反而引起了他对这件事情的一个反投射。

我自己对孩子的零食从来没有任何管束和控制,家里面放一个零食的箱子,每次买回来的零食都放在里面。

其实每一个孩子、每一个生命都知道什么是对自己好的,他是有节度的。

我们做父母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我们放手,相信孩子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有自知、能觉察自身需要的生命。孩子的状态比我们要更全然的觉知。

就像刚才我另外一个朋友说的:我们从小就带着一种压抑,带着一种对自己的天性的这样一种控制,成长起来。

其实孩子跟我们比起来,他们具有的那种全然地觉察要比我们强很多。

所以你如果越对他进行控制,他反而就会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这个上面。

一个是有可能会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引起父母对他的关注;也有可能是通过这种方式跟父母之间建立起来一种无言的对抗。

所以我们现在需要做的不是矫正他的行为,而是真的能够去看一看他的内心里面在想什么,他们内在的声音是想要什么?

其实从孩子成长过程当中普遍性的这样一种需要就是爱、支持、尊重、理解,鼓励、倾听,这些是我们父母每天都需要做的。

妈妈 我不要有条件的爱

我们中国人不太善于表达对孩子的爱和喜欢,我们经常会用一种严格要求的方式去对自己的孩子,却吝啬于表达爱。

对孩子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去抚触拥抱,然后不厌其烦的给他讲妈妈是最爱你的、爸爸也是最爱你的,无论你是什么样的,爸爸妈妈都是喜欢你的。

孩子对这种无分别的爱、无差别的爱和全然地接纳是极其需要和渴望的。

如果说,

你吃零食,我就不喜欢你了;

你不完成作业,我就不喜欢你了;

你不去做这件事情,我就不喜欢你了;

你不练好钢琴,你就是个坏孩子、你就不懂事。

像这样的一些言语就会让孩子形成妈妈对我的爱是有差别的,只有我做到什么样,妈妈才会喜欢我。

他就会觉得这个爱是有条件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即使你在前面说了妈妈是爱你的、喜欢你的,但是你要把钢琴练完,那这样的话语对孩子来说,他就认为父母对她的爱是不真实的、是带有条件的,这个爱是破碎、不是完整的。

所有的人,包括我,我们都需要来自于对方或者来自于周围的人、或者来自于父母、或者来自于孩子对我们的那份爱。

我们也不希望别人对我们的爱是带有一种条件的,说只要我们做到什么样,别人才喜欢我,是吗?

那对孩子来说,它在保持着一种全然的觉知的这种状态和年龄的时候,我们最想给他灌注的就是这种无条件的爱,每天都告诉他们,爸爸妈妈是最爱你的、最喜欢你的,无论你是什么样我都喜欢。

但是我知道很多家长会说,我们做不到呀!

因为我们也是在有条件的爱的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

所以这就是我们现在真的需要去看看自己,照顾一下自己的内心。

爱回我们自己,去拥抱我们自己内在的那个小孩儿。

去看看我们成长过程当中有什么样的缺失,有什么样的渴望,有什么样的未完成的心结,有什么样的在成长过程当中,希望父母给我们的,我们没有获得的。

这些都有可能会在的成长当中留下一些痕迹,在我们和我们的孩子互动的时候,这些东西就都会跑出来。

我们没有学会的东西,我们是不能教孩子的,也教不会孩子的。

比如说我们没有从父母那得到一种全然的爱和全然的关注,无条件的爱和无条件关注。那可能我们就真的也不太会把这份无条件的爱和无条件关注给孩子。

所以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如果想要把一份爱全然地给孩子,首先要把一份全然地爱放松的爱献给自己,那这个就需要做一些自我觉察、自我成长和自我放松的工作。

所以对于孩子吃零食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树立一个理念,那就是,孩子是一个充满了全然觉知的生命,它有自我调节的能力,有自我保护的能力,也有自我观照的能力,我们家长需要做的呢,就是帮助他去发现和掌握这些能力。

标签:孩子偷吃零食  


Copyright © 2015 心乐土(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6142号-2粤ICP备180874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