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情感创伤的人,如何重建亲密关系?

2016-03-10    次阅读        心乐土 > 文章精选 > 婚姻情感

导语:两个人都经历过情感创伤,更需要彼此能够互相拿出真心敞开的对待对方,如实的面对过去,也如实的面对现在,彼此了解对方愿意分享的有关创伤的部分,尊重对方的创伤,给予对方以爱的信任,多沟通多交流,这样才能更好地互相包容理解。

作者:慕棉

本文为慕棉提供爱无界专稿

心路:有朋友询问我说,自己经历过很重的情感创伤,现在又遇到了感觉很合适的人,可是心里却莫名的担心,不知道两个人走到一起会怎么样,会不会又是一段情伤,是否能收获幸福的婚姻。

慕棉:是否经历过情感创伤,与是否能够创造幸福的婚姻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经历过情感创伤的人,想要创造幸福的婚姻,恰恰取决于我们面对情感创伤的态度。

首先,这要看我们如何定义情感创伤。是否经历过关系的断裂或解体,都叫做情感创伤呢?那么,可能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是没有经历过情感创伤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从未经历过关系的变化的人,也常常是很难成熟起来的。当然,这里说的是变化,而不一定是断裂。未曾经历过关系的断裂,并不意味着没有经历过关系中各个阶段的变化,没有经历过其中的酸甜苦辣,没有从其中体会到自己需要成长的部分,没有在其中收获到自己的成熟与成长。

所以说,不但在面对关系的断裂与解体的过程中,每个人的经验和感受是不同的,留下的心理模式,以及面对情感面对婚姻的态度也是不同的。即使是只在一段关系中,每个人在其中经历的成长与成熟的程度也是不同的。而这些都对婚姻关系是否能够幸福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这取决于我们面对情感创伤的态度。客观的说,几乎没有一段关系的断裂是只有关系中的一方的错误的。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是两个人深度碰撞的结果,也就是说我们都在参与创造我们的关系,所以无论关系发展出了怎样不被我们所接受的情况,我们自己都在其中扮演了角色,也需要承担相应的结果。

我了解你可能会说,有些人运气很差呀,好好的一个姑娘,贤良淑德,可是偏偏遇到一个酗酒或者整天打网游不顾工作不顾家的老公,结果人忙里忙外操劳几年,人被摧残的不行,结果老公还出轨了,难道这不是对方的错吗?

当然,我们不否定对方身上存在的问题,然而,是什么让我们深陷于对自己有害的环境里而无力走出来呢?这同样是属于关系中受创伤的一方,或者说弱势的一方所需要去面对的自己内在的问题。

如果我们只是看到关系中,对方所犯的错,而无法去觉察到自己的问题,那么我们就把自己放在了受害者的角色上,而受害者是怎样的呢?受害者一定是无力的,是软弱的,是没有办法去改变现状的。这时候,显然我们就放弃了自己的内在力量,而放弃了自己的内在力量,又怎么能够进一步的走出情感创伤呢?那么,自然这个情感创伤就要跟随着我们,影响着我们之后的生活了。这时候之前的创伤,就变成了一个阴影留在我们心头,而这种情感的内在模式却始终都没有能够被我们理性的看到,更不必说去打破模式,重建新的正向的互动关系了。

再者,关系的状态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碰撞,而碰撞之后,一段长期存在的亲密关系也必然会反作用到其中的每个人身上。仍然举上面的例子,我们的软弱,自然会助长对方的嚣张,所以开始也并不是那样飞扬跋扈的人,最后真的可能就变得蛮不讲理了。反过来,对方的嚣张,又在刺激到我们内在那个软弱无力的小孩,使得我们在某个层面上更加遗失了自己的成人自我,更加的感觉到自己的弱小和无奈无能无助,更加的感觉到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同样,大包大揽的母亲式作风,也会刺激到对方的依赖性的一面进一步发展,而对方的不管不顾,又反过来促使我们的包办式母亲作风在某些层面上更强的表现出来。所以你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多面的,也是复杂的。而这种互相推动的反作用力,就使得两个人内在各自没有得到成长部分的问题都被激化了。这是一个关系反作用在人身上的明显的负面例子。

而如果我们带着前一段关系的这种创伤的印记,不带自我觉察的直接进入下一段关系,那么,当我们遇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并希望开展一段新的关系的时候,就很容易再次去创造出这样的关系——把自己变成一个软弱无力的小孩,去激发对方的家长作风,进而可能对方也变得越来越不把你的话放在心上,变得越来越嚣张了。把自己变成母亲,大包大揽负担生活,进而对方可能也就越来越不负责任了。

心路:所以您的意思是说,我们面对过往情感的态度,决定了现在的情感的顺利程度是这样吗?

慕棉:面度过往情感,所抱持的态度是很重要的,面对过往的情感对象,所留下的情绪感受也很重要,同时,更重要的部分是我们自己对过往的情感这面镜子所映照出的内心自我未成长的部分的认识程度,以及从中学习和转变的部分。

从系统排列的角度来说,我们知道有一条基本原则是,我们需要对前任伴侣给予客观的认可与评价,并且最好能够给予感谢,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去创造新的关系。我知道这对很多人来说也许很难。

然而,先宽恕的那个人,总是先解脱的。我们越是抓着过往的受害者角色不放,越是抓着过往的创伤不放,就越是会活在过去里,这对我们面对新的关系的另一方来说,其实也是不公平的。因为我们的能量其实一直还在过去里纠结着,还在较劲,那么我们就没办法把心思完整的投入到新的关系中来。

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意味着没有完全放下的时候,我们就不能开展新的关系。而是说,这是我们前进的方向,是我们的一个阶段性目标,有了这个方向和目标之后,我们仍然可以给自己时间,一步一步的去放下心里的怨恨、愤怒以及被不公平对待的感觉,也可以带着觉知地去建立新的关系,并推动新关系向着正向发展的同时,也在新关系中疗愈自己。

在这个放下的过程里,我们可以如实的看到自己心中隐藏的情绪,接纳这些情绪,并允许它们逐步的得到转化,请相信当你愿意去做出这些转变并且切实的这样去努力的时候,转变就已经在内在悄悄的开始萌芽了,如果你的内在意识到你是需要助力的,也会吸引到合适的助缘比如疗愈的辅助,来帮助这个转变的过程的完成。同时,可以尝试着在心中看过过往的伴侣,对他说,你曾经出现在我的生命里,这是我在那个阶段所做出的选择。我们也曾经有过美好的回忆。我也了解在这段关系中,你也尽了你的努力。同样,我也尽了我的努力。那些美好的,我愿意留在记忆中,谢谢你曾经为此付出的一切。那些伤痛的,我现在选择让它们过去,我不再用它们继续束缚住我追求幸福的脚步了。我已经选择了去开始新的生活,我的人生将走向新的篇章。我也祝福你,拥有属于你的新生活。再见!

这样,在内心完成一个与过往伴侣的告别的仪式,也是正式对过去的关系做一个收尾,尤其是对那些没有过正式分手就莫名断裂的关系来说,这是走出过往非常重要的一步。只有与过往真正告别了,才有更深入地走进新生活的可能。

建立起对过往情感的客观态度之后,就还是要回到对前一段关系的客观的评价的过程了,在其中去发现自己的情感模式,看到自己在关系走向解体与断裂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成熟成长的面向,并逐步深入地完成这个自我成长。那么,自然新的关系的幼苗就是得到新的能量的滋养了,也就自然更容易茁壮的成长起来了。

心路:询问我的这位朋友还有个特殊情况,她和现在的这个有意向的对象,两人都是经历过情感创伤的,那么这种两个人都经历了重大情感创伤的情况下,建立关系或者说组建家庭又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呢?

慕棉:其实对每个人的自我来说,这个过程都是一样的,如果两个经历过情感创伤的人,都能完成我们上面所说的以正面的态度面对过往情感,正式与过往告别,并从过往关系中吸取经验教训完成自我成长的部分,那么,两个人在一起反而更容易创造出更好的亲密关系。因为两个人都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是对亲密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并且在其中看到了自己容易出现的问题的,也自然可以在新的关系中加以矫正。

值得一提的是,最需要避免的情况就是电视电影或者小说里时常出现的那种桥段,动不动就说,自己经历过了情感的创伤,再也不相信爱情了。有些人经历了情感的创伤,而变得玩世不恭,或者游戏人生,或者轻易的对异性、情感、婚姻贴标签下结论,什么男人没一个好东西啊,男人靠得住母猪都能上树啊,什么爱情都只有三分钟的热度啊,女人都是物质动物啊,有钱就不会没女人啊等等等等,都是在给自己创造不健康的情感信念模式。而当你对情感采取一种轻佻的态度的时候,那么,情感自然也会回应你轻佻的结果。

还有的人是经历过情感的创伤后,就进入到了一个很强的自我防卫机制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面对与异性的关系小心翼翼,草木皆兵。结果就可能即使遇到了很不错的人,自己也蛮喜欢,但是也很容易被自己阻挡在外面,根本没有发展的可能,直到眼睁睁的看着合适的人投向了他人的怀抱。又或者是即使建立起了初步的关系,也被自己的不断地杯弓蛇影所制造出来的种种问题所生生断送了。

两个人都经历过情感创伤,更需要彼此能够互相拿出真心敞开的对待对方,如实的面对过去,也如实的面对现在,彼此了解对方愿意分享的有关创伤的部分,尊重对方的创伤,给予对方以爱的信任,多沟通多交流,这样才能更好地互相包容理解。带着爱呵护对方的伤口,就像呵护你自己的。带着信任,相信你们可以创造与以往不同的新的美好的关系。那么,这段关系就会逐步演变成协助两个人走出过往伤痛,内心的安全感价值感和对爱的信任感得到疗愈的途径。

事实上,像著名的两性关系畅销书作家芭芭拉.狄安吉丽斯和约翰.盖瑞就都是经历过关系的断裂,而后才逐步走上心灵成长的道路,并逐渐深入了解到亲密关系的内核而成为指导无数婚姻获得新生与幸福的两性关系专家的。所以,有句话说,烦恼既菩提。就是这样,烦恼来临的时候,是把我们打入人生的谷底,还是会激发我们跳出自己旧有的模式,走向新的人生,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选择的。任何一个伤痛的发生,都与我们内在某些未得到很好发展的部分有关,而敞开接纳伤痛,面对伤痛,走出伤痛,我们就有了创造新人生的可能,从关系的角度来说,也就是到了打开创造幸福生活的契机。

标签:重建亲密关系  


Copyright © 2015 心乐土(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6142号-2粤ICP备180874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