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宜铭:亲密的人伤你最深
有一句话是:“只有最亲密的人懂得如何伤你最深。”其中的概念是,关系里面带着要求,一般的人往往认为关系等同要求,有多深的关系就有多深的要求,例如你在缺钱时,不会向路人求助,而会向朋友情商,因为你认为朋友有通财之义,如果要互通有无的钱财很大笔,就要找关系更深的人,如情人、亲戚或兄弟姊妹。
在关系等同要求的情况下,在要求背后代表了需要,而伤害是因为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你需要被尊重,对方却贬损你;你需要被重视,对方却忽略你;你需要对方聆听你说话,对方却无心倾听;你需要他的疼惜,他却表现得漠不关心;你需要他的专注,可是他却把时间花在朋友与娱乐上面,所以我们会在这份关系中觉得受伤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愈深、愈亲密的关系,相处中所受到的伤害愈深,那是因为要求背后的需求与期待没有得到满足。
一个真正成熟的人,能够在关系中厘清关系与要求的不同,一个真正有智慧与成熟的人,不会在关系中带着要求,会为自己的需求负责,让自己握有权利、资源,可是不行操控之实、不使用权力。
任何人只要进入深层的两性关系中,如婚姻或一对一的恋爱,那位深深吸引我们的异性,必然会唤醒您心灵最深处童年记忆里的创伤;您将会经历到生命中最深层的恐惧、焦虑无助、愤怒怨恨、害怕悲伤、操纵欲望、控制自卑、孤独匮乏……等情绪,有机会触碰到深埋的自我;深深的悸动、碰触着我们心网的人,却也可能是伤我们心最深的人;那些创伤需要被抚治的渴求与呼唤,让我们在千万人中遇见了他(她),而彼此的责任是唤醒对方的内在孩童。
在狂热的恋爱激情之后的平凡现实生活里,若在认知观念上有了差距,或者感觉、情绪诉诸于身体语言及行为时有了冲突,而导至内在孩童的创伤重现时,那将是相互以深沉的爱来互相疗伤、自我治疗的最佳时刻。
两性关系中“心魔”的阶段,也是禅修中所谓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意境;只可惜多数的人没有俱足的能力,全心付出无条件的爱与慈悲,因而错失了这个可帮助我们自我成长的最佳考验时机,结果只是一再的重复旧有的互动模式,沉溺其中,毫无成长契机可言。
当然有更多的人因为在生命中背负着沉重的制约,在关系中一味忍耐,隐藏内在孩童真实的情绪与感觉,费力去维持表面的和谐,而逐渐的失去了心与心在灵性交会时所迸射的火花。
我在周遭的朋友当中,也看到极少数的“勇者”,当他们在穿越“心魔”的折难阶段里,虽遍体鳞伤、痛不欲生,却依然坚持冒险摸索,勇敢诚实地面对自己的不足与伤痛,并学习着照顾自己的心灵,重新滋养自己,逐渐地成熟、茁壮,成为更敏感细腻、更懂得自重自爱的人。
最终他们必将有能力,也必然有缘分,将这种“心魔”转化,觅得生命中真正的灵魂伴侣,由“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再归复到“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有着截然不同的意境;那份蜜月期的狂热与激情,并不会因为内化为款款深情而递减,反而能在与日俱增中,渐次地朝向彼此心灵更深的契合。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孩子,我才不会要求你孝
朋友圈里有一篇叫《真爱孩子,就不要灌输孝道》的文章,被一群人狂转,有个朋友说,她因为转了这篇,和一位老友闹翻。又想到之前在别的妈妈群里,有一些生了儿子的准婆婆,说希望老了可以和儿子住在一起。我没想到我们...

家长怎样与中学生沟通会
对于一些读中学的学生来说,他们在生理上逐渐的变得成熟,但是在心理上却还是处于并不成熟的阶段。他们渴望能够得到更多的人的肯定,希望有自己的私人空间。所以家长在与他们进行沟通的时候会需要讲究一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