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和你做朋友?
最近,有关方面对南京市区1500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其中34%的孩子不愿意和家长做朋友,最让青少年伤心的人竟然是父母
我们中国文化强调父母的权威,“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主张要对孩子进行严格的管教,父母和孩子之间要有距离,让孩子有所畏惧。
孩子不和家长做朋友,根在家长
孩子不愿意与家长做朋友,主要原因是由于家长错误的教养方式关闭了亲子通道,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欺骗孩子
比如在现实生活中,爸爸心爱的花瓶被孩子打破了,孩子不敢承认怕挨打,爸爸对孩子说:“花瓶是谁打破的?你说,我不会打他的。”孩子见爸爸一表态就承认了,结果家长忘了自己的诺言,拿起棍子就教训孩子。此后,孩子因为上当受骗再也不告诉爸爸一些事了,在孩子心目中,爸爸是个大骗子,他怎么愿和这样的人交朋友呢?
二、不理解孩子
儿子正津津有味地用纸折机器人,已经成功地折了机器人1号、机器人2号,他为成功而陶醉,爸爸却一把抓住机器人丢进垃圾桶里,并教训儿子:“都六年级了,不学习瞎折腾,弄脏了地板。”儿子伤心地哭了,他想打造一个由10个机器人组成的机器人联队,但他这个梦想夭折了,他对爸爸非常痛恨,是他毁了自己的美丽梦想。
三、不尊重孩子的隐私
一些家长企图控制孩子,就从孩子的隐私着手,偷看孩子日记,私拆孩子信件,查看聊天记录。有的家长喜欢到处传播家丑,什么10岁孩子还尿床,孩子和XX女孩好上了,家长这些践踏孩子隐私的做法有损孩子的颜面,让孩子感到压抑,成长的空间越来越小。
四、喜欢揭短
每天孩子放学回家,血多家长喜欢盘问孩子:“今天有没有考试?考多少分?又挨老师批评了吗?”孩子说:“没有。”家长不依不挠:“是不是考得不好,隐瞒成绩。你不惹老师生气才怪,我明天去学校问问。”孩子气愤说:“你去问吧,有病!”这一吵一闹,还能做成朋友吗?
家长怎样和孩子交朋友?
一、学一点儿童心理学,理解孩子
学一点儿童心理学,了解孩子的成长特点,才会听懂孩子的言语理解孩子的行为举止,换位思考,从孩子角度去理解孩子,孩子信手涂鸦并不是过错,爱玩爱闹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犯错是正常的。还要理解逆反期孩子的心理,有时候要把孩子当孩子,有时候要把孩子当大人,家长要把握好度。
二、建立平等互信的亲子关系
家长与孩子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朋友之间平等互信是基石。家长要端正交友动机,不要利用“朋友”身份去套出孩子的秘密,达到目的后就露出真面目来个秋后算账。
三、尊重孩子隐私
如果想了解孩子的思想动向,可以用心捕捉,用心沟通,不必以侵犯孩子隐私为代价。家长作为朋友,可以与孩子分享自己的小秘密,拿出自己的诚意,让孩子觉得家长的真诚,孩子也会乐意说出自己的小秘密。分享孩子的秘密,还要替孩子保密,要不然就会失信于孩子,孩子就会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四、放下“冷壶”,学会扬长术
家长作为孩子的朋友,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这样的朋友是不受欢迎的。许多孩子成绩不理想,家长开口闭口直奔主题,不是问分数就是问班上的排名,而对孩子的其他进步却视而不见。家长要学会鼓励、夸奖孩子,学会淘金术,沙中淘金,发现孩子的优点。
五、开展亲子活动,打造融洽的亲子关系
1.互换角色,来次小鬼当家。让孩子当家长,给孩子充分的自主权。
2.与孩子一起玩一起疯,与孩子野一回疯一回,不分长幼,不分父子。
3.亲子共读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孩子,我才不会要求你孝
朋友圈里有一篇叫《真爱孩子,就不要灌输孝道》的文章,被一群人狂转,有个朋友说,她因为转了这篇,和一位老友闹翻。又想到之前在别的妈妈群里,有一些生了儿子的准婆婆,说希望老了可以和儿子住在一起。我没想到我们...

家长怎样与中学生沟通会
对于一些读中学的学生来说,他们在生理上逐渐的变得成熟,但是在心理上却还是处于并不成熟的阶段。他们渴望能够得到更多的人的肯定,希望有自己的私人空间。所以家长在与他们进行沟通的时候会需要讲究一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