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不能自我认同,是哪里出了错?

2016-07-08    次阅读        心乐土 > 案例 > 自我成长 > 自我认知 > 自我认知不清晰

问: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冷漠的人,我极度需要一段亲密无间的情谊之时,我付出了所有,可是结果太令人伤心了,那真是一段黑暗的日子,可是之后我还是抱有幻想,又希冀与令一个人亲密无间,可是…我与这两个人的距离,都与另一个人有关,我和她算得上是竞争的关系,除此之外,我还把她当作难友,为了她,我放弃了第一个人,到第二个人的时候,我已经彻底对她失望了,不愿与她有一丝丝的联系。这些都是过去式了,现在的我已经能够妥善处理好与她们的关系,只是总觉得心里有什么地方被改变了,变得似乎心硬了。潜意识里觉得不好,所以我选择说出来,告诉你。为什么当初会有那样极度的渴望,我觉得是自己在面对社会环境的巨变时,想给自己找个如长辈一般的存在来依赖。正如我前面所说的,我对自己没信心,遇到事情我总是倾向于悲观的解释,这也是因为我习惯苛求自己,对自己要求很高,必须做到完美。您能帮帮我吗?师您好,我是一名大二女生,刚刚脱离高中生活。由于对心理学比较感兴趣,我一直在尝试自我分析治疗。我的一些问题要追溯到童年,与父母有着莫大的关系,有一些问题与我对自己的评判认知有关,还有一些问题在于如何自然地与人相处有效沟通。这其中,有许多情况是交叉错杂的。我还是从我自己说起吧。症状一,我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不以为意。假如有什么东西被我得到之后,我心里就会有一种类似于轻视的感觉,从此放在一边。我不珍惜我拥有的,总感觉像是从没拥有过。比如,任谁问我与父母的关系怎么样,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我爸我妈很爱我,但这句话我只是下意识的说出来,理智知道父母很爱我,但内心深处我是完全感觉不到父母对我的爱意的,我也只是知道他们很爱我,而已。不知为什,我心里对于“父母从小从不关心我”毫不排斥。可能是因为妈妈生弟弟时顾不上我了,一直有股怨愤。我一直记得晚上,父母带新生儿出去散步,我则不知是因为装睡还是怎么,没有跟随。我就在家里,一个人,伏在妈妈的睡衣上哭泣,越哭越伤心。4岁的我已经对能量场相当敏感了,我朦胧的知道我不再是母亲的中心了,现在想来,那应该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打击,其名失去,不再唯一。只记得那种伤心啊,淹没至顶。这也应该是我的一个心结吧,我到底还是介意的。扯远了,咱回归到我自己。症状之二呢,是一路敏感的心性,在少年时代遭受了些挫折,现在不敢在一个新环境里说话,害怕被人嘲笑,且容易被新环境吓住。对于自己的观点,别人一诘难,一反问,我立刻就举双手投降,什么也不想说,不愿说,只想按照他们的来吧,不干我事,他们爱怎样怎样,责任是他们的。另外,我经不起外界的一点点质疑,我害怕当场反应不过来会被人耻笑。我坚持不了自己的观点,常常是因为别人的一点点问号立刻转变立场,可是到头来事实证明还是卧对,这时候我总觉得被愚弄了,既恨自己,也恨别人。今天先说到这里吧,真心希望您能帮帮我。的大学和普通大学不同,有天壤之别。原谅我不能多说,我只能告诉您我的大学环境很封闭。我和那三个人属于一个集体,我们一起面对人生的选择,十几个女生一起经历,同患难共命运。为什么一定要有段亲密无间的关系?这个问题我之前没有想到过,现在试着解答下:我和别人太不同了。从初中或是更小,我就能明显地感觉到我与周围人的差距,不光光从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心性,行为方式考虑问题的角度及侧重点,几乎头脑里装的东西没有重合的地方。我也想知道原因,但是似乎靠我一个人是不行的!

心里咨询师解答:他们不懂你,而你真正的懂他们吗?其实不懂是相互的,包括你不懂妈妈为什么带着弟弟出去,没有带你,妈妈不会知道你一个人在家的伤心。很多时候如果他们知道,他们不会那样的表现。所以懂与不懂,都是相互的,当你感觉别人不懂你时,可能你也没有真正的懂别人在想什么,别人需要什么。对于同学关系,来日方长,可以先相互了解吗?

标签:


Copyright © 2015 心乐土(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6142号-2粤ICP备180874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