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控制自己紧张焦虑眨眼睛的坏毛病
问:我现在被强迫性失眠的问题困扰着,我一睡觉合上眼眼睛就觉得闭不踏实总是想眨,心里也在悬着不安稳,我知道这是因为我的眼神一直都是在一种不自然的状态,每当我自我关注的时候,我就紧张眼睛容易眨。我跟你说一下我的经历吧:我是一个农村的孩子,从小学习成绩优秀老师经常表扬我,而且从小也自觉的和同班的同学相比,家境也是最好的。后来我以全年级第五的成绩考上了初中。初一时我认真的学习成绩也保持着年级前三名,那个时候曾有两个女生向我暗示喜欢我,可是我还没有心思去想那些所以就忽略了仍然专心学习,但我的心里也渐渐感觉的到自己是一个相貌出众的男生。初三时,我就变了,我变得开始喜欢自我陶醉,而且我总喜欢穿很好看的衣服希望吸引女生的关注,而且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那么清秀的男生,也就是自恋。我变得自我关注过度走在校园里害怕别人看我。我暗恋上了一个女生,还经常想她的一些行为是不是针对我的,我想她是不是也注意到了我,我觉得她是那样美。我经常喜欢一个人在校园里独处幻想和她约会直到天黑,没有一个人知道我在那里。但我的心里也伴随着越来越强烈的不安,因为我发现自己的家境并不像自己以前认为的那样好,班里有几个镇上的同学,他们的家境比我好多了。所以我就经常害怕别人嘲讽我没钱还穿那么好,我更害怕别人打击我内心深处的自恋。而且因为暗恋上了那个女生,我也为自己的家境而觉得有压力,害怕她打击我,可是我最后还是忍不住给她写了情书,结果我后来我感觉自己受了严厉的打击,她把回信写给了班上最有钱的那四个同学,公开的让我很没脸。然后我就上了高中,我的强迫症就出现了。因为高中是在城里上的,周围都是城里的孩子。我一方面控制不住自我关注觉得别人都在看我,可是另一方面又害怕别人瞧不起我,害怕别人说我是个农村的孩子还那么自恋(因为我总是自我陶醉)。所以后来我就因为紧张而患上了眨眼强迫症,每当我觉得别人看我的时候我就因为焦虑而控制不住眨眼,并同时努力装作什么事都没有(而我的心里却很害怕别人通过看穿我的内心)。比如在在路上看到女生,我就想别人在看我,可是我又想我不能这么自恋,我不能让别人知道我自我陶醉,否则别人会说我心思不单纯的(也就是说,我一方面总是想别人在看我想别人喜欢我,可是另一方面我又害怕别人知道我在这样想,如果别人知道我在这样想那就会破坏了我心里的那个单纯清秀的自我形象,所以我的心里就是一种分裂的状态,一半总是想别人喜欢我,另一半是别人看穿了我的内心在背后嘲笑我虚伪,我也搞不清楚我的心里究竟是善还是恶)。就在这样的矛盾中我的眼睛就无法控制眨个不停心里很恐慌,而且眼睛这个毛病就落下了。后来我就因为恐惧紧张而产生幻听于是退学了。退学时我的心里有一种很受伤的感觉,因为我觉得没人理解我的强迫,觉得女生都打击我。后来几年我的心里一直是处在幻觉之中,觉得别人恶毒的侮辱我(不是当面侮辱)甚至到后来发展成被害妄想。我现在清醒了,可是我还是为自己的眼睛而焦虑睡不好,我也不知道我这到底是人格分裂还是强迫症。我想问,我如何才能释放这股焦虑呢??
心里咨询师解答:正如你自己说的:你眨眼是因为自我过于关注、内心矛盾冲突导致的,是试图为了缓解焦虑而产生的一种行为,为此苦恼而后又导致了失眠现象了?对吗?如何才能释放这股焦虑呢??首先要看清楚这是什么,是怎样的一种心理机制导致和维持了这样的一个强迫性的现象?才能够有的放矢去解决呀,避免以前盲目无效的行为,对吗?
您可能感兴趣的咨询案例
孩子15岁就不想上学了,我
问:我是农村人,我儿子今年15岁,他现在不想上学了。为了这事我经常骂他,一骂他,他就说不想活了。他现在上班又太小,我只想让他好好学习。要怎么教育他呢
心理咨询师解答:通过你的表述,我感觉你对你孩子不想上学这件事很苦恼,你想找一个方法改变他,让他去上学。你能告诉我,你是从上小学一年级就不想上学,还是,后来慢慢不想上的呢?从什么时候开始不想上呢?你说“他就说不想活了”能
这种自制力是不是没救了
问:我现在是一名小护士,状态呢很不好,现在很排斥新生的事物,不会沟通感情,只想找个对我好的人,好好的照顾我,但是我又不敢随便的投入一份感情,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了,干什么都是先想到自己,很自私。我很担心自己现在
心理咨询师解答:你为什么说你自己是剩下的呢?还有你赢恋爱了,为什么就说自己剩下了呢?我很不明白,从一开始就不明白。我知道你的自卑是真的,你总是不沟通,你怎么能走出来呢?你现在需要接纳你自己啊,欣赏自己,你就是最可爱的。
老公出轨,孩子才五岁半
问:半年前发现老公有外遇,当时他说不再联系了,其实我并不十分相信,直到最近他发现了很多他们有联系的证据,我想离婚这样对彼此都是一种解脱,但女儿才5岁半,不管跟谁都可怜,我要跟那个女孩子谈谈吗?
心理咨询师解答:夫妻感情有问题,与孩子无关,不需要把孩子牵涉到里面,离不离婚同样也与孩子无关,即使离婚了,孩子同样是有父亲有母亲,离婚不是断绝子女关系。你可以选择谈或不谈,但最好想清楚你的出发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