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该如何与朋友亲近,如何燃起对社会的希望

2016-04-20    次阅读        心乐土 > 案例 > 自我成长 > 自我认知 > 自卑心里

问:心里的纠结其实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对自己的定位。我现在是一名大学生,开学就大三了,“前途迷茫”是一直都有的,但以前的自己很相信“努力”二字,以为只要自己付出,多少总会有回报,结果总不会差。可是现实的惨淡,社会地位的提高对于无钱、无权、无背景的极其普通人来说是件多么艰难的事!所以现在不是一下子没了目标,而是一下子没了希望。尽管在试着说服自己去接受、去适应这个社会,但心里的那个坎总是过不去!另一个方面,是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应该说我从小就被冠于“内向”二字,我也确实不是活泼开朗的那种,但人缘一直不错,自己认为是与人为善的缘故。初中时的我很合群,因为成绩好,为人和蔼,所以就是那种被其他小女孩簇拥着的,那时也不会想很多,就总会跟谁在一起。高中后,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去适应孤单,结果现在变的是更多时候我宁愿一个人。有时候甚至觉得我都“超脱”得不属于这个人世间了,对于旁人很多的、甚至是无可厚非的行为总是条件反射似的在心里冷嘲热讽。在学校,除了上课,因为做兼职的缘故所以基本不怎么与同学一起吃饭,然后一个人去图书馆,甚至一个人去逛街、去旅行。但是,一个人逛街、旅行的时候心里有些难受,好希望有谁能陪着自己跟自己一起。但真正有人陪着时,就又会觉得难受,就会想还不如我一个人。有时候告诉自己,这是因为选错了人,可扪心自问真正让我喜欢的只那么几个。所以越来越觉得是自己的问题了。怎样都不会觉得舒坦,真嫌弃这样的生活。但不知道该怎样做出努力。

心里咨询师解答:你说出了当代大学生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第一是现实的压力,让自己感觉在这个社会上是多么的渺小,自己的理想抱负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但其中的实质是自己不愿面对即将到来的强烈的角色冲突,即由学生变为纯社会人,协调新旧角色冲突的有效方法是角色学习,使自己的角色慢慢适应或者成功转换。第二是人际关系的处理,年轻人都存在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正确评价自己,正视自己和他人的长处与短处,与他人平等相处,其次是学会和别人交换意见,孟子说得好“爱人者,人恒爱之”,你如果能主动伸出善意的手,它马上就会被无数友善的手握住。

标签:


Copyright © 2015 心乐土(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6142号-2粤ICP备18087486号-1